此时表邪已罢,非汗散之法所宜,里饮实盛,又非淡渗之品所能胜,非选逐水至峻之品,以直折之,则中气不支,束手待毙矣。汪琥曰:以胃强脾弱,为脾约作解。
咽痛,少阴寒热俱有之证也。胸中者,阳气之本。
观太阴篇云:伤寒医下之,续得下利清谷不止,身痛者,急当救里,宜四逆汤。方有执曰:大青龙汤,一则曰主之,一则曰发之,何也?
岁有十二月,人有十二节。且论中有脉促胸满,汗出恶寒之证,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,去芍药者、为胸满也。
虫则蜣螂,土裹烧熟,与儿食,治疳。积温可以成热,此阳也,阳旺则阴愈消,肺寒则可服,肺热反伤肺等语,时不彻口。
感往昔之沦丧,伤横夭之莫救,乃勤求古训,博采众方。烦躁,虽六经俱有,而多见于太阳、少阴者,太阳为真阴之标,少阴为真阳之本也。